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圍繞著人這一關鍵因素🎐,無論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還是貿易暢通、資金融通,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才給予保障🦸🏼🌙。
“一帶一路”是一項宏偉的倡議,正如《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所述,這是“一項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而教育由於顯效周期長的特點,必須要比其他方面的工作先行一步或者適度超前,才能為其他方面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關鍵基礎📓。”因為🪪,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圍繞著人這一關鍵因素💶,無論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還是貿易暢通🪮、資金融通🏋🏿♀️,都需要高素質的人才給予保障。就人才培養而言,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等教育的實力和水平,與建設“一帶一路”的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這就需要教育先行,加深各國民眾文化認同,培養發展急需的人才。
民心相通的關鍵在於文化認同🍓,民眾認同哪種文化,就會在內心對這種文化的起源國產生親近感,這種親近感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民眾的思維方式與行為選擇,從而為“一帶一路”建設構築牢固的心理基礎🐺。中國的孔子學院🤮、德國的歌德學院🔊、法國的法語培訓中心、韓國的世宗學院,都是傳播各國語言文化的重要平臺。這些文化🎀、教育的交流合作🤛🏽,其使命都包含著文化認同。
在近期於北京召開的人文海洋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法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提出了“人文海洋觀”,並建議建立國際人文海洋大學的項目🤌🏻。筆者就此也提出一個設想:能否設立“一帶一路”海事教育基金,由國家牽頭成立💁🏻👱🏽♂️,通過國家撥款和社會募集等方式籌措資金🏯,采用援建相關海洋大學🚴♀️、建立校區等辦學形式🕵🏻𓀕,面向“一帶一路”進行海事教育輸出布點,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高素質海事人才。於中國而言,這體現了大國胸懷、履行了大國責任、強化了文化認同🤘🏽、促進了民心相通;於“海絲”沿線各國而言🍡,是實現本國經濟騰飛的富國強民之路🟣;於參與共建的學校而言🙋🏻♂️,是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的實踐,是引領海事教育發展所應承擔的職責。
“海絲”沿線國家對於港口與航運業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這些國家充分認識到海事人才對航運經濟的重要支撐作用,迫切希望發展本國海事教育,培養本土海事人才,多個國家都曾向中國提出希望培養海事人才。可以說👩🏻🦯,中國的海事教育大有向國際拓展的空間🤵🏼♀️,通過教育融合👩❤️💋👩,促進各國人民的文化認同🛎👇,加深民心親厚,培養出一大批知華🚣🏼、友華、愛華的高素質海事人才🫨,使“一帶一路”倡議擁有良好的人脈與人才基礎。
(孫玉清,作者系摩登6娱乐校長)
相關鏈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6-06/17/nw.D110000gmrb_20160617_6-0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