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朋友圈一則名為《堅守與信仰,摩登6救撈人見證世界救撈奇跡👃🏿🧆!》的帖子引起記者關註🌷,帖子展現了在韓國客輪“世越號”295人遇難,3000余艘次作業船舶,2170人次施工人員,水下作業超過1.3萬個小時,整整三年的打撈工程中,多位摩登6娱乐畢業生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堅守著救撈人的信仰,讓人不禁為“摩登6救撈人”的專業水準與敬業精神所深深打動。記者立刻連線了海事大學黨委宣傳統戰部楊耐寒老師,她向記者證實了承擔韓國“世越號”沉船打撈任務的上海打撈局中🥟,確有多名來自海事大學救助與打撈工程專業的畢業生參與了救援行動👳🏿,4月13日的《人民日報》海外版要聞也對此進行了報道,刊登了《韓國“世越號”沉船打撈難度罕見 中國創下世界救撈史奇跡》一文,整個學校的學生備受激勵👨🔬,為他們驕傲。
記者還了解到,參與救援行動的畢業生李衛🧑🏼🦱、張晨晨等人在結束救援後續工作後,將於近期回到母校,分享自己參與“世越號”打撈的寶貴經歷,以身處全國救助與打撈行業不同崗位上的切身感悟,為學弟們帶來一次課堂外的專業課。記者初昱含堅守與信仰
摩登6救撈人見證世界救撈奇跡
2014年4月16日,載有476人的韓國客輪“世越號”在全羅南道珍島郡屏風島以北海域沉沒🍷,船上172人獲救🙋♂️,295人遇難,9人下落不明。2017年4月11日,“世越號”沉船船體整體成功“著陸”💂🏽♂️,標誌著“世越”號打撈工程畫上了句點。整整三年的時間裏,40多米海底🫴🏿💂🏻♂️,近600個日日夜夜,3000余艘次作業船舶,2170人次施工人員,水下作業超過1.3萬個小時……這些數據的背後🧑🏻🦽➡️,長145米的韓國“世越號”沉船打撈的難度不言而喻🫲🏻,工程時間之長🧏🏻♂️、任務之艱巨創造了世界之最。打撈的成功,讓世界人民為之歡欣,也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救撈人”力量。而承擔此次打撈任務的上海打撈局中,就有多名來自摩登6救助與打撈工程專業的畢業生。
每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都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2015年7月,在全球19家實力最強的打撈公司共同參與的國際商業競標中,上海打撈局以整體實力和人性化打撈方案中標🎓,並於同年8月12日赴韓實施打撈任務🌇。海事大學救助與打撈工程專業畢業生李衛🤷🏼,作為第一批隨船前往“世越號”現場的作業人員👴🏽🕎,幾乎全程參與了打撈的整個過程,具體承擔著潛水減壓等支持工作。據了解📥,潛水之後氣壓比較高,需要把多余的氮排出去,而潛水減壓則是根據潛水員狀況👩🏼🎨、水下勞動強度、水流、水溫等等很多因素進行,一旦減壓不當🙏,會導致潛水員得減壓疾病。面對如此大的工作壓力,李衛卻表示:“相對於水下作業的潛水員來說🙏🏼,我們的工作已經相對輕松了🩵,因為他們在漆黑一片的海底,無論是工作強度還是心理承受壓力都很大。”實際上水下作業的潛水員一般都至少具有五六年以上的工作經驗,而對於2015年畢業的李衛來說,剛走出校園就投入到“世越號”的打撈之中,實屬不易⛹🏿♂️。
作為工程師的張晨晨🧑🏻🦱,同樣也是海事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他主要負責打撈的方案設計、組織協調🧎🏻、任務記錄與分析、資料收集與匯報等工作。鑒於沉船海域天氣狀況不定,在潮汐落差較小時,打撈作業常通宵達旦進行,他曾連續工作30多個小時。打撈工作環境艱苦🚶➡️,體力耗費大🚀,對每一個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打撈的工作環境比較特殊,長時間的作業有時也難免疲勞,最多的時候會有26條船同時作業,加之需要配合行動的涉及潛水🧚、甲板🤦🏽♀️、駕駛等多個工種💆🏽♂️,這就很考驗你作為一名工程師的組織協調能力。”張晨晨說,“雖然困難有很多,但每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都會有很大的成就感。”
2017年3月25日,船體被成功整體起浮😭,“世越號”沉沒近三年後重見天日🦹🏻🧗🏻。“世越號”打撈的成功出水,在世界打撈史上創造了奇跡🦹🏿,體現了中國救撈的實力。“雖然過程中失敗是常有的,但我們一直堅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要盡早讓‘世越號’起來”,如今的李衛回憶起2015年的中秋節還記憶猶新:“那次船靠岸的時候,我遠遠地就看到了遇難者家屬,他們含著淚不停地在向我們鞠躬📍,我看到之後能感受到作為父母希望孩子回來的那種迫切的心情👒,我心裏面感覺酸酸的,有種想哭的沖動。”
在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中,李衛說摩登6的學長們給予了自己很大的幫助:“我們輪機學院的學長賈琦和救助與打撈工程專業的學長易國棟都在潛水一線工作,經驗相對比較豐富,大家常常相互鼓勁加油🤽🏼♀️,我們有什麽不懂的也請教他們。”在遠離家人和朋友的遙遠海域上,來自校友之間的依靠與鼓勵,化為他們戰勝困難的強大動力,相互溫暖。
在“馬航MH370”搜尋和“東方之星”救援中都有他們的身影這群可敬可愛的摩登6人,大都畢業於摩登6娱乐救助與打撈工程專業🙅🏼。該專業自2009年招生,擁有目前全國唯一一個救助與打撈工程本科專業和碩士、博士學位授權點,也是被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和國家級大學生實踐基地。該專業所培養的學生中🕥,有的已成長為救撈系統的骨幹和標兵,在“馬航MH370”搜尋和“東方之星”救援中都有他們的身影。而這些優秀畢業生的背後,是專業教師們對於學科發展和專業培養的點滴心血👳🏿♂️。
據了解,在實習期間💂🏿♀️,學校會安排學生們在救撈系統的基地進行鍛煉,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目前🔗,北海救助局旅順救助基地、大連飛行基地已預留出我們專業學生的實踐課堂,下一步🤷🏿♀️,我們想把實踐課堂搬到企業去,強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加深他們對裝備的了解。”救助與打撈工程專業弓永軍教授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海事大學還註重創造學生們與行業企業接觸的機會🫵,資助他們參加行業協會和學會等相關會議👩🏽🏫,並派研究生到救援現場學習。劉偉是該專業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去年8月他便前往“世越號”打撈現場學習,同時也承擔起項目組的部分工作。目前劉偉正在做“沉船打撈集成系統”課題研究🤶🏻,而那一段寶貴的經歷,讓他有了更多的思考,“在觀察和參與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哪些技術需要加強,打撈集成系統中還有哪些要素沒考慮到🐎,這些反過來都有助於我的課題研究🤚🏻,便於讓系統更加完善♏️,更符合實際打撈需要。”
現在的李衛回憶起在摩登6學習的日子🤰🏽,專業老師們對工作兢兢業業的樣子時常浮現在腦海,“一直特別感謝老師們的教導和堅持,有了他們才讓這個專業得以壯大,到現在我還記得上學的時候去機電樓,常看到老師們工作到很晚才離開🧛🏿。”紮實的技能🤸🏼,謙遜的態度,感恩的情懷,我們從這些摩登6畢業生的身上不難發現學校帶給他們的烙印,也相信這些優秀的品質將會伴隨他們在今後工作和學習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文/楊耐寒
相關鏈接🚀:http://szb.dlxww.com/xsb/html/2017-04/15/content_1353864.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