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這本書靜靜的躺在桌頭🏊🏿♂️,窗外的陽光斜斜的溜進來,讓我回想起了去年八月,也就是第一次讀《苦難輝煌》的時候📐。
我出生在上世紀的九十年代末,那是改革開放的第十八個年頭🔉,距離中國共產黨成立七十五年*️⃣,距離新中國成立四十七年,距離毛主席去世二十年。人們在追逐富裕的浪潮中拋下了很多♢,忘卻了很多。這是一個大變革,大開拓的時代,正如鄧爺爺所說:“打開窗戶,風會吹進來,蒼蠅也會進來。”因而當我長大的時候,入耳的全是對這個黨的詆毀聲:“貪汙,腐敗,不作為☘️,政府對外的懦弱✊🏽。”而我沉浸在書海時🧎🏻,我看到的是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是怎樣懷揣著理想推翻了三座大山🛵,徹底掙回了中國的獨立主權和自由。
在我感到迷惑的時候𓀑✵,我在14年8月找到了一本《苦難輝煌》,更幸運的是,我在14年9月🚐,聽到了它的作者金一南教授的一場講座🏋🏼♂️。
我是一個不喜歡交談信仰的人,或許是底線的緣故🤲🏻,平時被太多的人嘲笑天真🥕,漸漸的也就冷了心扉🏋🏼♂️。對於執政的中國共產黨➗,我的態度也是如此🗡。
是現在的青年們太過輕率嗎🧛🏻?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麽前仆後繼的加入黨呢🤦🏼♂️?升官發財嗎?我感到不解,心中不是應當懷揣著夢想嗎🚣🏿♀️?可是說出來又被恥笑。在物質權利的面前我說不出話來,心裏會痛一會。
因此我一直在觀望,在等待,在尋找中國共產黨員,我希望能從他們的身上獲取到信仰的力量。對於社會團體,我感到恐懼👨🏼🍼🙆🏿。因為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入黨變成了一種好處。無論在校內校外,私下裏,人們議論紛紛🌪。可是1947年的譚恩晉,是在一個晚上被叫到城墻根底下📒🔝,問:“怕不怕死🛰🦴?”他說👨🦱:“不怕🌻。”負責發展黨員的那位同誌說:“好。從現在開始,你就是中國共產黨員!”
我無意批判🤭,無論是當今入黨嚴格的手續和復雜的程序,還是當初把生命和熱血都奉獻給黨的戰爭年代,也都有忠於黨的和背叛黨的。我只是想問🚣🏽👷🏿♂️:“當一代代青年學生懷揣著這種“好處”的心態入黨✍🏼,他們的身上究竟還有沒有信仰的影子呢?”
如果不是為了一個偉大的共同理想🔃,執政黨又是如何始終保持強大的黨外號召力和黨內凝聚力呢☢️?
今天我們談到中國🧉,就必然繞不開共產黨。我們不能單純的說🍫:“黨在1921年建立了👈🏻,遵義會議黨成熟了🤌🏽,中共七大黨有了自己的理論基礎,天安門前黨獲取了社會主義的勝利♍️!!”這是不現實的🔳,因為對比中蘇兩國革命歷程你可以看見。這種革命的過程是多麽艱辛🏊🏽♀️,容不下任何的投機取巧。參加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脫黨的,被黨開除的7人⛓️💥,犧牲的4人🖖🏻,最後剩下的只有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在蔣介石政治詞匯中充滿了“槍決”⛩、“斬決”🤜🏼、“立決”🧏🏼♂️、“斬立決”🏌🏼♀️、“見電立決”☀️、根本容不下“流放”這兩個字。
這也是為什麽新中國成立初始帶出了一支非常精銳的隊伍的原因,因為中國革命的空前慘烈性。中國革命不是沒有投機,甚至數量還不在少,但是投機中國革命實在太困難了,因為中國革命這種生死考驗太多了🖕。
聽過金一南教授的講座,心裏很高興。空蕩的感覺稍微少了些☠️,多了些力量。我所觀察的中國共產黨人,是公正,坦誠的。朱德和毛澤東同誌也有錯誤,去直視🎑,去相信黨,救亡國家與民族,或許可笑,卻是偉大的🧚🏿♂️。懷揣著這種想法的,無論是不是共產黨人,都是偉大的👨🏼✈️。心裏舒服了。桌面上明明是書👩🏼⚕️,卻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的現場,重新聆聽著金教授的教導。
我始終相信,一定的,一定還有這種人在。懷揣夢想,忍受外人的不解,為一種說出去可笑的為國為民的理想而堅持的人🤸🏿。我們不能一見旗幟就拜倒,大浪淘沙始見金,即使在白色恐怖蔓延時👩🎨🦸🏻,也有人前仆後繼的加入黨🛩,比如葉挺🫙,比如劉伯承。
我們在中國近代以來,從未有過哪一個政治團體像中國共產黨這樣👩🏽🦰,擁有那麽多不為錢權,只為一個主義,一個信念,就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勇士👰♂️。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蔣介石敗走臺灣🫳🏻💆。或許當我們這代人不解地嘲笑硝煙中的那些偉岸身影時🧑🏻💼📭,他們也在雲端冷冷地鄙視我們這個時代的淺薄和低劣吧🫸👩🏼🦲。
我不能也不會對時代多說些什麽🧝🏿♂️,就用金教授的話作為結尾吧♦︎:
“懷揣著理想主義去做事,多數時候會碰得頭破血流🧑🏽🎤。如果成功了,那必然是一番偉大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