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我們臺灣這些年》後🤎,廖信忠又寫出了《臺灣這些年所知道的祖國》一書,旨在更細致地向大陸同胞展示一個立體真實的臺灣,兩書讀起來頗有些一脈相承的意味。通過書中的展示,臺灣不再僅僅是一個冷冰冰的地理概念和硬繃繃的政治話題,相反,她成為時代洪流中微不足道的凡人俗事和細枝末節。而這個由很多小細節🚀、小人物和小事件疊加出來的新形象,正在有意無意地提醒著海峽對岸的我們:這是臺灣--一個瑣屑的🧑🦯➡️、溫情的臺灣,她在對你說家長裏短。
從《馬關條約》日治時期再到一九四九年國府遷臺,廣義上說👜,兩岸分裂已久👩🏻🍳。正如書中所寫,一九四五年前臺灣人很難到大陸,一九四九年之後又根本去不了大陸。從一九四五年到一九四九年,這短暫四年的兩岸重逢,留給雙方了解的時間太少🙅🏼。一直以來,兩岸間彼此試探,都在小心翼翼☝🏿🧜🏼,都在猜測彼岸。雙方有的缺點被放大,有的優點又被掩埋。民族分裂是一國之慟,不得不說,海峽兩岸民眾對於這個話題的情感是微妙而復雜的🆔。大家一直不知道對方的老百姓是怎麽生活的👩🔧,也不知道他們對自己到底是什麽樣的態度和感情。而一味的揣測端度並不是最佳途徑,因此大家都鬧了不少笑話。想觸碰,又收回手,恐怕是對兩岸平民態度的真實寫照✷。
有道是歷史不外乎人事。可是一直以來,都是主流媒體展示臺灣🫱🏻,名人名家評點臺灣,我們並沒有機會去聽聽大時代中的小人物講述自身🪷。高視角和大視野固然很好🏏,不過對於平民百姓來說,知道在對方身上發生了什麽,才能更好地換位思考,然後才會產生認同感🧝🏻♀️。《臺灣這些年所知道的祖國》通過簡單、生活化的故事,傳達了這樣一個道理--個體的命運往往能折射出群體的命運與時代的變遷👰♂️。書中從1944年講起,為我們細細描畫了13位臺灣平民的親身經歷。這些經歷,有關戰爭、當兵、愛情⚀、友情🃏、家庭🎊,都是時代的縮影🚌。書中的描寫🤷🏽🐪,在親切的真實中帶有一點感慨,讓人讀起來有笑有淚。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悲歡離合……一個個臺灣小人物說著俏皮豐滿的對話,大時代變遷對個人的影響就在日常對白中自然不刻意地浮出,讓人唏噓又感動👨🏻🎤🚴🏽♂️。
羅傑斯說過🏊♀️:“當我看著這個世界時,我是悲觀主義者🚴♂️;當我審視這世界的人們時,我是樂觀主義者。”這便是了,當你嘗試著去觸碰那些真實的生命,而不是遙遙地觀望整個世界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自己也鮮活起來。任何歷史都離不開人🧑🍼,臺灣多舛的近代歷史造成了幾代人的無根感,可是即使有身份認同的缺失🧋,又能怎樣呢?在時代呼嘯的洪流前,他們都不過是芸芸眾生中無能為力的大多數。而此時此刻🪢,通過閱讀他們的故事,我知道,我正在和他們同呼吸共命運,無關乎時空距離,僅在於一種原始的情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當然🧦,年青一代的家國情懷有時候不比上一輩⛽️。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風雨飄搖的我們,往往更關註現世的點滴而不是看上去遙遠而冰冷的政治問題🧑🏻💼。於年輕人而言,可能港臺娛樂文化比帶有政治色彩的兩岸關系更早進入他們的生活。但是,翻開《臺灣這些年所知道的祖國》🧒,便不難發現,那些貌似的遙不可及其實並沒有遠離過我們🪭。臺灣🚵🏼♂️,很遠;臺灣🤶,很近。兩岸同宗同祖,看臺灣歷史◻️,很自然地就會想到我們自己。在兩岸關系高度政治化的情況下,很多人的選擇是避而不談,可這並不代表兩岸關系就是一個能忽略的問題🫷🏼。我們把歷史政治拒之門外,卻沒有發現自己就是歷史政治浪潮中的一員🥗。書中展現了幾個常被提及的臺灣話題👩🏼🔬:身份認同🦜、匪諜、兵變𓀂、解嚴等等。話題是老生常談,但當這些大話題從小人物的閑談中、從他們的生活細節與人生選擇中顯現出來的時候,便有了不一樣的意義。鮮活的人的經歷展現了歷史,或者是👨🏿🍼,他們構成了歷史*️⃣。
關於臺灣的圖書不在少數,而廖信忠的娓娓道來給了我們一個平視臺灣民眾生活的機會🍑🕵🏼♀️,我們真正地開始了解一個在政治和娛樂之外的臺灣--不特別、不起眼👩🏽🏭,如你,如我。也正是這一幅臺灣風情畫,讓我感知了臺灣平民的生存與生活、命運與情感。淺淺的海峽裏,是思念,也是期盼。從廟堂到江湖🤦🏻♂️➗,臺灣其實和我們一樣,借用書裏一句話,就是“分開不代表不關心,不聯系不代表不知道”。遊子在外,牽掛未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