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活,總是給人很多啟迪🧑🏼🎓,很多回味。大學生活對人成長的影響和意義是舉世公認的🌝。不同國家、不同時代,大學生活總有不同特征。我想多寫點大學時期的各種美好記憶,但恨筆笨而力不從心。這裏我只能記下幾個片斷🧚🏻♂️。
步 以 當 車
“步以當車”是文學家、詩人蘇東坡的養生名言🛺。可我們當時不是為了養生🧍♀️。因為從淩水橋到市裏沒有公交車,大家都徒步走到黑石礁😼,再乘電車到市裏🧑🏽🍼。過了大約兩年➙,才開通了黑石礁到小平島的小公共汽車途經淩水橋👇,一小時開一班🟧。但這時,也還有很多同學仍是徒步去黑石礁,為了省下那5分錢的路費。現今👩🏽⚖️,從淩水橋經過的公交汽車和電車已有七八個路線,教職工進城很多都開私家車🫲🏿,學生也不再徒步,動輒就叫出租車了。
帶 飯 留 吃
那時🧘🏿♀️😲,要在市裏吃頓飯簡直是所有同學不敢奢望的事情,而且那時大連市商業極不發達,公眾下班時間,商店也關門,要找飯館吃頓飯也不容易,更何況學生買不起。所以👫🏼,同學們要是吃飯時間回不來,必定找同學把自己那份飯帶回來,等回來時再吃🧥。
老 師 真 親
學校領導對學生生活🧒🏼、學習很關心,在食堂🚴🏻♀️🎞、宿舍和課堂以及操場上經常會看到院領導張德甫、朱傑的身影。朱傑教務長認識很多學生📎,而且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
我始終難忘熱工課潘延齡老師。那時我們住在二宿舍,潘老師經常到寢室來輔導,他那和藹可親、不厭其煩的教學態度,使我們非常願意和他接近。一次,他在對我輔導時🖐🏽,兩把椅子面對而坐,他用雙腿夾住我的雙腿🕕,一邊和藹講解🚵🏿♀️,一邊雙腿搖晃著,真像哥哥輔導弟弟一樣,使我有點不好意思但又很感動👷🏽♀️。後來,潘老師結婚👯,還叫我們一些同學到遼師宿舍參加他的婚禮🉐。以後幾十年,和潘老師的聯系從未間斷🥷🏼,他還要我給他寫一幅“我愛海洋”的字🚘,一直掛在家裏🦥,每次見面他還總是提及這幅字,使我倍感溫暖,倍受鼓舞。
爭 相 獻 血
班級同學郭子成突然患病住院,需要輸血。需要就是號令,同學們都爭相報名。我到醫院,經化驗血型不合,本可不抽,但是沒有盡到一份心意🫴🏻,有點失落。醫院看出我的心思,就說醫院正缺我這種血型的血♘🔹,同意我也輸血,抽了200CC,一種滿足感使我高興不已♧。
我們那個年代,同學之間的關系極其純真🎒🤟🏼,沒有吃喝玩樂,總是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所以,一旦某同學有困難,大家都會毫不遲疑地伸出援助之手🖕🏼🎟。
寢 有 工 具
我們是學輪機的。在輪55級班上還有些工人出身有手藝的同學。當時,有人提議,成立一個管路檢修小組,一方面可以結合專業練練手藝,還可為學校維修工作助一臂之力。這樣,寢室裏就有了工具袋,以方便檢修時好用。一次,食堂暖氣管破裂,我們同學緊急參加搶修,受到學校的表揚。
多 彩 生 活
那時,文體生活十分活躍💁🏻♂️📶,周末經常有與外校聯歡跳舞活動;各種小樂隊每周有排練🏋️♂️,學生可借回各種樂器練習,校園裏歌聲琴聲回蕩⛹🏿♀️;下午課外時間,學生全部到操場上,自覺地參加各種健身運動🧚🏼♂️,一片生龍活虎的景象🤦🏽♀️。
我參加了弦樂隊,學習拉小提琴,張則諒是教練。經過一段時間練習🕒,我們的小提琴隊終於到市裏登臺表演了。學習小提琴和上臺表演,這都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回🕵🏼♂️。
學校文娛匯演,我們年級有個舞蹈節目,我參加了👑🚦,而且有了人生第一次的臺上舞蹈表演。記得在排練的時候,學生會文娛部長劉惠枝同學曾親自對我的動作進行指導🧜🏿🚶♂️,不勝榮幸🧑🔬。
學習滑冰,這對於一個來自南方的學生,也是一件新鮮事兒🕵🏽♂️👩🏻🦲。一兩年下來🔩,從不會到會,我的跑刀、花樣刀的滑冰技術都大有長進。
在大學裏,品嘗人生第一次的事太多了🎲,上面僅寫幾點文體方面的👩🏼🌾👿。
喻誌成✍️🤵🏼♂️:1954年考入大連海運學院輪機系船舶動力裝置專業。喻誌成同誌1951年參加革命工作,先後任中南軍政委員會人事部辦事員、科員🏸,中共中央中南局組織部幹事。1958年8月畢業留校,曾任大連海運學院副院長、黨委委員,集美航海學院任院長、院長兼黨委書記、黨委書記等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