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一聲春雷在中華大地炸響,蟄伏的知識分子睜開了雙眼,看到烏雲散去的朗朗晴空。這使我有機會跳出郁悶九年的辦公樓,回到魂牽夢繞的家——輪機系🌔;從事我願為之而奮鬥終生的職業——教師。
粉碎四人幫後,黨對知識分子重新定位,號召知識分子歸隊🥋,在科技、教育事業中發揮特長,為“四化”服務。看到這個消息🤩,我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立即向院領導打報告,要求歸隊回輪機系,時任教務處長的周光庭同誌找我談話:“你要歸隊是符合黨的政策,但機關也需要知識分了,大家都走了,誰在機關工作👧🏿。你還是別走了,留下吧☢️!”一席話就像對我當頭澆了一瓢冷水。但是面對工作作風嚴謹、待人和藹可親的老領導,我又能說什麽呢👇,我只能極不情願地接受領導的安排。但是我堅信👩🏻💻,會有那麽一天能實現回系當老師的願望。於是我又開始做重操舊業當教師的準備。我想不論任哪門課的教學工作,高等數學和英語是必須精通的✉️。在大學所學的高等數學是用翻譯成中文版的蘇聯教材,讀起來很苦澀。我放棄了這套教材,買了一套樊映川編著的《高等教學》和習題集。已經十年沒有摸過書本,以前學過的知識已基本遺忘👮🏿♀️,重新學起來🐚🧬,困難重重🧑🏽🚀♌️,人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此後二十多年中✋🏼,我就與“勤”和“苦”結下了不解之緣。
白天要上班,但星期天、節假日以及每天晚上的時間是自己的。我如饑似渴地讀這本高等數學🙅🏿,邊讀邊作讀書筆記🖖🏻,對照相關章節演算習題集裏的習題。當我把這套書讀完時🔥,我記下了十幾萬字的讀書筆記和演算的習題。英語是我上大學時的外語課💪🏽🫄,我復習了大學所學習的英語☄️,恢復丟掉十年已經失去記憶的單詞和語法🫥👀。我還借來一本內燃機方面原版英文書,捧著字典一字一句的翻譯,目的是學習專業詞匯和語法🐀,近兩年的時間,通過“勤”和“苦”的自學,使我在基礎知識和英語方面上了一個臺階👼🏻。
功夫不負有心人。重回教師崗位的機會終於到來✪。1978年👮🏽♂️,周光庭同誌到上海治病,我一方面遙祝老領導早日康復✌🏽,同時馬上又向院領導打請求歸隊的報告㊗️。沒多久,報告批復:“同意歸隊”。我像拿到“聖旨”一樣欣喜若狂。能回歸教師隊伍🧜🏽♂️,是我打了個時間差,鉆了一個終生難忘和受用的大空子。我回到“教改組”與共事九年的同事們告別,來不及收拾自己的物品,趕忙到輪機系報到,時年我已42歲。接待我的老同學滕元良(輪機系黨總支書記)很熱情地歡迎我回系,我開玩笑說🪸:“老滕啊,我現在是你的兵了🕦,我又可以當教書匠了🧗,我現在就可以到內燃機教研室報到了吧!”(1961年畢業後我一直在內燃機教研室任教🚏,1969年調到院教改組)我們這位滕書記卻搖搖頭說:“自動化缺人🌒,你就去輪機自動化教研室吧”。我一愣,什麽是自動化,我一無所知呀😣。本想再堅持一下自己的想法🍳。可又一想💆🏼♂️🥐,當教師的美夢已經成真,不能得隴望蜀給系裏添麻煩,還是欣然接受了系領導的安排⏺。我懷著陌生和忐忑不安的心情走進了輪機自動化教研室💟。後來事實證明,老同學滕元良對我是了解的😿,對我的安排是正確和恰當的🤵。
1978年11月26日正式到輪機自動化教研室報到,室內各位教師我都熟悉,平時關系也很好,容易相處1️⃣。教研室在安排1979年上半年工作任務時🖐🏼,讓我講授輪76級(工農兵學生)輪機自動化課,給了我一本輪機自動化教材(白皮書),課時是76學時🫓,每周上6節課👮🏿♀️🧑🏻🎤,1979年2月底開課。天啊📒!本來對自動化就一竅不通,準備時間只有不到三個月,這個任務怎麽能完成呢🧝🏿♂️?!但是我又不能也不敢說,我現在還不懂自動化呀⚫️,我只能硬著頭皮把任務接下來1️⃣,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就不信拿不下來這本教材。回到家裏翻閱教材時🚫,從未聽說過的自動化詞語一個個出現在眼簾💺,我像走進了一個陌生的世界🚱,一頭霧水👸🏽。任務已經接下就不能打退堂鼓🛏,只能發揚“勤”和“苦”的精神從頭學起📲。沒有節假日👨🏿🍼,每天要學習14到15個小時。好在教材敘述的只是輪機自動化最基本知識,且以氣動控製為主,另外我對控製對象(主要是柴油機)比較熟悉,通讀了兩遍教材後,心中有了底🫃🏿,不再那麽恐懼和惴惴不安📘,遇到不懂的問題🧘♂️,不好意思向教研室內老師們請教👨🏽🍳,怕人家說連這麽簡單的問題都不懂,只能自己反復看教材🍾,反復思考👨🏻⚕️,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把一些難懂的問題解決後,我就一邊精讀教材一邊寫講稿,開課前講稿已經寫完。開課後,每次上課的前一天晚上💀,要認真“背課”,就是面對一張紙無聲地試講🔐,把重點內容寫在紙上。上課時不看講稿,從容不迫地講課✧,板書基本上就是“背課”時寫在紙上的內容。5月中旬課程結束,學生對我的授課效果給予了比較好的評價。我很高興,這不是成就感🙏🏽,而是我能當一名輪機自動化教師信心提升的高興。這次授課任務的順利完成,是我講授輪機自動化課所闖過的第一關🍏。通過第一關,表明我能做一名教師👩🏼🚒。
作為大學教師要有雄厚的理論基礎,要有淵博的知識面👨🏻🎤,當時這些我都沒有🤹🏽♀️🫴🏽。但是,闖過教學第一關後,我找到了獲得這一切的方法,那就是自學🌔。有人說上大學的最大收獲就是培養了自學能力🧑🏼🌾。自學要以“勤”和“苦”做支撐,自學就像在知識海洋中捕獵知識的一艘船,“勤”和“苦”就是這艘船的舵和螺旋槳,只有強大動力和準確的航向,才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識。
1979年5月🚶🏻♀️➡️,廣州遠洋公司派人來我院聯系,要聘請兩名教師去廣州辦培訓班。船電系派曹善文老師講授船舶電工學,教研室派我講授輪機自動化,培訓班就用輪76級講課用的教材。這本教材我已爛熟於胸,接受任務也很爽快。5月下旬我和曹老師飛抵廣州👩🚒,抵穗當日🎫,廣遠就把我們送到遠離市區的黃埔培訓基地🈵👱🏿♀️。學員也住在基地,4人一個房間,我和曹老師住一個房間。房間的墻壁上爬滿了我從未見過的壁虎🙋♂️,晚上蚊子的嗡嗡聲不絕於耳,螞蟻無孔不入,水果和小食品不論放在哪兒,都爬滿一層螞蟻,就是用繩子吊在半空中🔋,螞蟻也能毫不客氣地光顧。
培訓班有36名學員,絕大部分是老軌📙、輪機員和電機員🗯。文化程度參差不齊,有的是海院畢業生和中專畢業生𓀉,有的只有小學文化程度。面對這樣的培訓對象🧑🎓,我和曹老師商定:每周一、三👨🏼🦲、五上船舶電工學👰♂️,二、四、六上輪機自動化🖱。每天上午講四節課,下午和晚上學員復習教師答疑。課程進度要放慢,難點內容要用通俗語言多講幾遍🤹🏼。輪機自動化課掛圖很多,需要教師自己畫🧑🏻🦱,為此廣遠提供了一臺投影儀和一捆0號大白紙,這樣畫掛圖就不需要太多的時間。教學進行得比較順利🤜🏼,學員們對兩門課的教學效果反映較好👨🏼🌾,收獲頗豐。
上世紀70年代中期🕤🔀,廣遠從西德購買了如湘江輪等四條姐妹船,其自動化程度較高。某天一位學員(摩登6畢業生)從機務處給我拿來一本這種船舶的主機遙控系統說明書,我隨手翻了幾頁如看天書,不講這部分內容是說得過去的,但這樣的新技術不介紹給學員🪲,總覺得沒有盡到教師的責任。我下決心要啃啃這塊硬骨頭,攻下這個堡壘。這個主機遙控系統是氣動遙控系統中☄️🧜♂️,功能最齊全、設備最完善也是復雜性最高的系統🧖🏼♀️😮💨,與我所要講的“黑龍江”輪主機遙控系統的復雜性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就連氣動邏輯閥件的畫法和動作規律都完全不同🚠。為了盡快掌握這套控製系統,怕影響曹老師的休息🚴🏿♂️⭐️,晚上就到放置投影儀的房間,借助字典看說明書(德文和英文對照)。我已習慣了“勤”和“苦”🧏🏼,有時通宵達旦的工作,困了就依靠在椅背上打個盹,醒來時,我常常還在揉擦著朦朧的睡眠,已看到了窗外黎明時一抹紅色的朝霞。我苦讀👨🏻⚖️、苦思、苦想,難點一個一個攻破了,終於弄懂整體的遙控系統✊🏻🔔,我邊寫講稿邊畫掛圖,做好了上課的準備。上課時,教學掛圖貼滿了教室半面墻🧑🎓。課講得較慢,使學員們跟上思路,板書寫得較多,讓學員能記筆記和加深理解。下午和晚上,學員們圍繞掛圖展開熱烈的討論🧛,學習興趣很高。這時正好有這樣一艘船停泊在廣州黃埔港🈹,我帶領學員上船參觀,時任該船大管輪田桂林是和我相當要好的老同學,他熱情帶領學員到駕駛臺參觀遙控設備,詳細介紹了車鐘的結構和功能。再帶領學員到機艙🥷🏿,打開了三個控製閥箱的門📚,控製系統所用邏輯閥件和控製閥件的名稱♠️、型號與上課時講述的完全一樣🦨。應我之請,田桂林請示船長🩸🧜,要動車進行遙控實驗🧑🦼。一般情況下,系纜船舶是不能動車的,船長考慮再三還是同意了。田桂林把學員分成兩組,一組他親自帶領在駕駛臺發遙控信號;一組由我帶領在機艙觀察主機動作🚵🏽♂️,然後兩組學員調換,遙控啟動、換向🏬、停車操作十多次(靠港船是不能進行調速實驗的)🧔🏽。參觀結束後,學員們都說,通過參觀使課堂學習的知識形象化、動態化了,收獲很大👝😤。
課程結束前,兩門課進行了考試,絕大多數一次通過👩🏻⚕️,只有三名學員輪機自動化課再復習兩天補考通過🚶♀️🚗。培訓結束後🤵♂️,廣遠教育部門領導對培訓效果感到滿意,給兩位老師每人發60元獎金(當時沒有課時費)。通過這次辦培訓班,是教授輪機自動化課闖過的第二關。這一關是對我能否做一名合格教師的考驗👆🏼。我體驗到做一名合格教師必須要有責任心🧑🏿🏫,要有愛心和耐心㊗️,要能教學相長。在離開廣州返連途經上海時,我用那筆獎金為老伴買了一套處理品的西裝,這算是對她在艱苦的生活中🐺,為支持我學習和工作而挑起全部家務重擔的一點小小的補償吧。
9月份回到學校後,教研室讓我為輪77級講授輪機自動化課作準備😭,1981年上半年開課,所用教材是教研室新編的,尚未出版🏍。教研室給了我一套上、下兩冊的輪機自動化教材(黃皮書)作參考。這套書是64年編寫🧑🏼⚕️,文革中出版的🧑🏿🍼,從未在教學中使用過。在書中,涉及了不少的電子線路和脈沖數字電路及其控製系統,對於“電子”、“脈沖”等學科我從未接觸過,是“文盲”。我只能再靠自學來掌握從未涉獵過的知識領域。我買了清華大學出版的《晶體管電路》和《脈沖數字電路》各上、中💐、下三冊共6本書🙅🏿♀️,開始日以繼夜地攻讀,每天幾乎都在午夜12點以後休息。學習開始階段🤽🏼,進度很慢,就像蝸牛爬在荊棘的道路上,特別是晶體管電路涉及到多學科知識,在荒廢了十幾年的歲月中👩🏿⚖️🦋,以前所學知識已經遺忘殆盡。我曾有過放棄繼續學習的念頭🤌。這時我耳邊好像響起一個聲音:不要灰心,不要氣餒✋🏻🧙🏻♂️,勝利就在再堅持一下之中👳🏼。我猛然清醒,鼓足了繼續學下去的勇氣。在學習中👃🏼,需要什麽知識就補學什麽知識⚖️,實在搞不懂的問題就一一記下來,登門求教於上過這門課的老師◻️💂♂️。就這樣🟧,插在心中難點的釘子一個一個地拔掉了👩🏻🍼🙍🏿♂️,也搬掉了後續學習路上的一個個障礙。學習進度有所加快,當把晶體管電路上冊學完後,自學速度已駛入快車道🥳。不到一年的時間,6冊書都精讀了一遍。為了檢驗自學效果,經任課教師的同意👨👨👦,隨學生參加了晶體管電路這門課的期末考試,成績是70分,分數雖然不高👩🏿🍼,但說明我已基本掌握了這門課的知識🥾。1980年下半年🙇🏻♂️,由浦寶康🧑🏻🦼➡️、趙興賢兩位老師主編的《輪機自動化》新教村(花皮書)公開出版了。我通讀了這本教材以後,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了,因為在教材中使我困惑,難於理解的問題不多,這是我自學效果又一次檢驗。這時我可以理直氣壯、滿懷自信地走上輪77級教學的講臺。
輪77級是文革後恢復高考第一批入校的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習的自覺性很高,學習氣氛很濃◻️,這給任過課的教師們都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包括輪78級、輪79級)🧚。我講課已養成了一個習慣,不論是兩節課🧎♂️➡️、四節課連上,以及後來為輪機長和大管輪考證培訓一天6節課連上,我從不看講稿,不論是多麽復雜的公式推導,還是數據運算從未出現過錯誤和卡殼理象🩰。學生們都說📗,鄭老師講課邏輯性強🥀,思維敏捷,記憶力超群,他們哪會知道,在這些溢美之詞的背後我所付出的艱辛和所耗費的心血。輪77級學生曾評選過一次學生最滿意的教師🏉,我也名列其中。學生給當選者每人一件小禮品,給我拍照了一張模擬講主機遙控照片。學生們的肯定是教師的最大榮譽和最高獎賞。完成這次授課任務🛜🤘🏼,是我講授輪機自動化課所闖過的第三關。這一關的通過,表明我在輪機自動化的知識層面上,邁上了一個大臺階,是一次飛躍👉🏽。這時我才敢在學生面前不慚愧地說,我是教師。
從輪80級開始,學製由四年改為五年。在教學計劃中,主要增加了船電和輪機自動化課時🫶🏿,以適應取消電機員後的工作需要。趙興賢、張德一兩位教師主編了適用學製為五年的輪機自動化教材。全書分上、中、下三冊(三冊書),教研室讓我擔任輪80級自動化上冊的教學任務,上冊主要是介紹自動控製的基礎理論🕺🏼,以及組合邏輯和時序邏輯控製原理等兩部分,後者由於自學過脈沖數字電路,我還比較熟悉👊。關於自動控製的基礎理論是屬於自動控製理論範疇。這方面的知識我了解得不多也不深。一名教師所掌握的知識,不能只限於教材上的內容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我想借助給輪80級授課的機會,系統和深入地學習自動控製理論,我買了李友善編著的上下兩冊《自動控製原理》。這是有150多萬字大部頭書。上冊介紹古典控製論,下冊主要講述現代控製論,這部書理論性很深,涉及的知識面較廣,自學起來有不小難度➗,好在我有較好的數學基礎👩🏻🍼,有“勤”和“苦”的自學功底,基本掌握了古典控製論。讀現代控製論實在太難,每一章、每一節都會出現讓人難於理解的問題🏄🏼,真是舉步維艱,學習進度相當緩慢。通過自學,雖然大部分內容能弄懂,也有一部分難點,不論我如何反復閱讀,冥思苦想,總得不到“靈光一現”🔪,始終弄不明白,由於當時時間緊⛹🏽,我也不能再求全,留待以後補學吧。通過自學自動控製原理🧑🌾,講授輪80級輪機自動化上冊這門課就比較輕松了。完成這次教學任務,是我講授輪機自動化課所闖過的第四關。通過這一關,我才算是具有比較深厚的理論基礎;有較寬的專業知識面,有一定教學經驗的一名大學教師🧡。
對於五年學製🏌🏽♀️👨🏻🎤,在學生和用人單位中都引起了強烈的反感。迫於壓力,取消了五年學製🏋🏻♀️,從輪87級開始改回四年學製。輪86級作為過渡,學製為四年半,學製的改變🦹🏻♂️,教學計劃也要隨之而變,輪機自動化課時由五年學製的225學時減少到120學時。“三冊書”不能再用。“花皮書”內容比較陳舊🚯,沒有反映科技迅速發展的新成果,教材必須新編🧑🏻🍳。經教研室討論🦵🏼,讓我和張德一老師共同編寫👨🏿⚖️,由我做主編🧔🏻,我們對“花皮書”結構做了重大修改,刪去了陳舊的內容👩🏻,增加了微型計算機在自動控製中的應用,全書共24章,我和張德一老師各編寫12章,微機應用部分由我來寫。計算機以前很少接觸,是我編教材的一個軟肋。我自學了計算機硬件和軟件👆🏻,初步掌握了這方面的知識🐴。當時還沒有微機在輪機自動控製系統應用方面的教材,只有朱紹廬老師隨船工作時翻譯並精心加工過的一套微機應用的說明書🫴😍,這對我編教材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但說明書不是教材。其一🛑,說明書篇幅太大💘,在有字數限製的教材中容納不下;其二☂️,說明書都是用小圖來說明一個功能,不能給學生一個整體概念☞,所以對這套說明書要重新整理🤹🏽♂️🤾🏽♂️、選材和改編↘️。在編寫過程中,出現一張重要圖紙“輸入印刷電路板輸入電路圖”不見了(有幾個相關教研室和老師借用過)🙍,我心急如焚,編寫工作也難以進行🧏🏼♀️。我只能到有關教研室和老師家登門尋找🛹🧑🦯,終於在一位老師手裏拿到了這份圖紙的復印件。我如獲至寶🧑🏽💼🤘🏽,喜之不禁,我把這份圖紙做了簡化處理後♙,教材編寫工作才得以順利進行4️⃣。
1990年初,由大連海運學院出版社公開出版發行了《輪機自動化》新教材(藍皮書)。在我給輪87級講授輪機自動化課時🕐🤵🏻♂️,第一次使用這本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們都反映🖼,輪機自動化這本教材編得好,有理論有實踐✌🏿,還有故障診斷方法🍥,實用性強。後來這本教材在交通部所屬院校和企業單位都得到好評🧄。學校把這本教材作為精品教材推薦給交通部💁🏿♀️。給輪87級授課任務的完成✉️,是我講授輪機自動化課所闖過的第五關,通過這一關🧑🏽🦲,表明我的知識視野擴大到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的新的知識領域,才真正成為能承擔各種教學和科研任務的一名大學教師。
教師是一項神聖的職業,作為一名老師,不能忘記,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的責任;不能忘記,要孜孜不倦地博覽群書,用先進的科學知識滋潤學生們的心田🚱👨🚀;不能忘記,為人師表所要遵循的道德規範,不僅在業務上,同時也在精神和品德上成為學生的學習榜樣💆🏿♂️💆♀️。1991年,學院評選教學成果獎,我被評為一等獎(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名),獎勵我4千元(東方石油在我院設有教學基金),並把我大幅照片貼在學校宣傳櫥窗裏🤟🏼。在表彰大會上,我代表獲獎教師講話,當講到激動處,我發出一聲呐喊👨🏻🦱❕:“老師們讓我們共同努力👇🏿,來保住教育戰線上校園內這片潔凈的聖土吧”!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掌聲不是對我所謂演講生動的鼓勵,這是教師們心靈的共鳴。
自學是無止境的。為了給我所帶的碩士研究生上課,自學了《可編程序控製器原理及應用》、《模糊數學》⛹🏽、《模糊和智能控製理論和應用》、《人工智能原理》等十幾門課程🧏♀️。退休後,我仍堅持自學。由於沒有任務壓身⛷,這是自娛自樂的自學,是陶冶情操的自學,是保持思維能力的自學。“人生能有幾回搏”這句話不僅適用於體育比賽❗️,這也是教師一生奮鬥的寫照🫵🏻。只有一次又一次拼搏,才能達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鄭鳳閣🤌🏿:1956年考入大連海運學院船舶動力裝置專業🌸💅🏽,1961年畢業留校🫳🏽,分配在輪機系內燃機教研室,後轉到輪機自動化教研室任教。曾任輪機自動化教研室主任兼任黨支部書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