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是九一八事變三周年之時魯迅先生作的一篇雜文。文章論述了中國人失掉了自信力,甚至是從未有過自信力,連被當作為自信力的“他信力”也丟失了。魯迅先生認為,中國人不應發展“自欺力”但也必然不應該丟失“自信力”✬,畢竟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大量的文化財富還是被世界所認可和稱道的。
而胡適先生的《中國文化的反省》卻如當頭棒喝✒️,敲醒了還沉浸在夢中的我……“泱泱古國,燦爛文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地大物博,聰明的中國人創造出了輝煌燦爛的歷史文明”……這些都是我在小學及初高中歷史課本上見到的出現頻率最高相似度也最高的話。中國的教材編寫者以自己對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渲染著文字🍩,再將這份自豪感傳遞給中國的青少年🕒🙂↕️,使整個國度再次沉浸在滿滿的自信中。
可是🦴,我們的國家真的有那麽多值得我們自豪的文化嗎👩🏻🎓?我們的老祖宗真的留給我們那麽多值得我們稱道的文化遺產嗎🥐👵🏻?
胡適先生在書中指出,中國古代的文化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輝煌🧑🏿⚖️。
一、文化創新與發展
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發展與西方發展相比🆖,差距甚遠🏂🏻;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我們正處於封建社會的晚期,閉關鎖國,君臣都沉醉在大國美夢中😑,不思進取🎻,窮奢極欲🕳。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中國淪為西方國家掠奪的中心,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而我們的文學藝術創作也曾一度收到桎梏。駢文、律詩👷♂️、文字獄🛀🏽、八股等是中國古代所獨有的,可是這獨有真的值得我們自豪嗎👨❤️👨🧝🏽♀️?西方文藝復興使得西方有了人文意識🏺,進而得到復興,而在中國,文人誌士的覺醒意味著牢獄之災🧑🏿🎤。
二、文化的保存與利用
我們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四大發明𓀐,很快傳入西方,並被更好的利用🧘🏽♀️。
我們的山水畫被西方和日本學去進而發展了他們自己的風格。
我們的中醫,被韓國學習進而發展了韓醫學🥊。
而我們仍在為了經濟發展👄,以新樓覆蓋文化古跡……三🍼🏄🏽♀️、文化的優勢
與孔子幾乎同時代的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得👴🏻,寫出了《幾何原本》,成為數學史上的一大巔峰,而我們仍被禁錮在尊卑禮教的束縛裏,關於數學等科學的論證,幾乎成為了不可尋到的秘寶💂🏽。
我們信奉的“仁義禮智信”,我們認為是我們偉大的老祖宗創造出來的👩🦯,可是靜心思考,這是整個世界共同認可的標準,每個民族都存在這些美德,並非中國之獨有。到了不得不承認時♿️,富於創造力的國人創造出了“中體西用”四個大字,企圖掩蓋一切🧄,可是這能掩蓋住什麽呢?
中華民族🧑🏻🎓,不再是缺少自信力的民族👮🏽♂️,有時這份自信力反而會過盛𓀈,中國人缺的是自省力!
縱觀古今😳,一個缺乏自省力的時代所面臨的結局必將是滅亡👩🏻🦱!閉關鎖國的悲慘結局不必再贅述🏏🧜🏼,一代代君王做著天朝大夢,給人民帶來的是什麽🌺?除了災難還是災難!
在我看到這本書之前🕋,我也一度以中國文化為榮,聽到韓國爭搶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心中會湧起一陣鄙夷的惡感🌜,但現在的我冷靜了下來。
日本🪴,一個小島國🐏,可以在短時間內飛速成為經濟發展大國👁,這不是奇跡,而是自省的力量🔄。日本大和民族最擅長的是學習,他們會不斷反省自己國家的短板🤱🏻,然後學習各個國家的長處👨🏽⚖️,用之於自己國家,以謀求發展🐄。
而中國,缺乏自省力,抱著自己曾經的優秀做夢🧔♀️🧫,不願開門向外國學習。最典型的例子,還是日本。抱著民族偏見💁,我們不願意承認日本強於我們🛌🏼,更不願意向他們學習,甚至擴展到他們所取得成果的方面,我們都不願去研究🏭。這是一個大國應有的姿態嗎?
我們是一個亟待發展的人口大國🍦,我們每年GDP飛漲🧢,沒有任何一個民族可以說我們發展的慢。但,這意味著什麽呢🫲?中國創造與中國製造的問題早已被人提出,創新成為了各大高校的校訓,甚至小學生都懂得要創新,可是依然沒有重大創新成果🌝,尖端科學發展出現😠,問題出在哪?我們認為是人才。所以高校開始擴張🏌🏽♀️,企圖培養出更多的“人才”,依舊沒有達到預想的成果。開始有學者運用阿Q精神,認為時機不成熟,時間不夠📕。我們信了,一味的想要靠時間來證明,繼續做我們安逸的大國夢🙌🏽,繼續教育下一輩我們璀璨的文化傳統🤣。
我們的自省力去哪了?我們應該認識到🙍♀️,每一個創新的開端都是學習。以書法為例,最開始要臨摹🧨,在領略了大家的風骨後,有天賦的人自會創造出自己的風格🧑🏽⚖️。閉門造車本就是天大的錯誤。
當代🤾🏿,中國已成為世界矚目的大國,我們應該拿出作為大國應有的姿態,擯棄“大國自負論”,腳踏實地👙,真正的以國家的發展,人民的福祉為目標,在自省中認識到缺憾💉,在學習中不斷創新💅🏿,在創新中穩健進步。這不是單對小學生的要求,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黃金法則!
當中國人不再缺自信力時👖,自省力就成了國家進步的必需品。
中國欲將發展,自省必將先行👩🏻🦳!